第92章(3/5)
又疗痢鲜血方。
茜根 黄连 地榆(各八分) 栀子(十四枚) 薤白(切) 香豉(各八分) 犀角(屑六分)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日再。(出第四卷中)必效疗患热血痢方。
粳米(一升研)上一味研碎,令米尽,取汁可一大升,于新瓷瓶中盛,取油绢密闭头,系内着井水中,令至明饮之,敷与人无不瘥者。(出第二卷中)古今录验疗血痢及脓血方。
黄连(三两)上一味切,以清水三升渍一宿,旦煎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服令须臾尽。(文仲同)又疗下痢鲜血方。
干地黄 犀角屑 地榆(各二两)上三味捣筛,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温服之。
又疗下血痢,地肤散方。
地肤(五两) 地榆根 黄芩(各二两)上三味捣筛为散,以水服方寸匕,日三。(并出第二卷中)
十五
久血痢方三首
病源此由体虚受热,热折于血,血入肠,故成血痢,热不歇,胃虚不复,故痢血久不瘥,多变呕哕及为湿 。(出第十七卷中)崔氏疗痢血数十年方。
锻石(三大升炒令黄)上一味以水一斗搅,令澄清,一服一升,三服止。(出第三卷中)短剧疗下血连岁不愈方。
黄连(半斤)上一味捣末,以鸡子白和为饼子,微火炙令黄黑,复捣筛,服方寸匕,日三有效,下清血痿黄失色,医不能疗者,皆差。(肘后同)文仲治七八十老人患积痢不断,兼不能饮食方。
人参(四分) 鹿角(去皮取白作末炒令黄)上二味捣筛为散,平旦以粥清服方寸匕,日再。(并出第三卷中)
十五
蛊注痢方三首
病源此由岁时寒暑不调,则有湿毒之气伤人,随经脉血气,渐至于脏腑,大肠虚者,毒气乘之,毒瓦斯挟热与血相搏,则成血痢也,毒瓦斯侵食于脏腑,如病蛊注之状,痢血杂脓瘀黑,有片如鸡肝,与血杂下是也。(出第十七卷中)肘后疗苦时岁蛊注毒下者方矾石(熬二两) 干姜 附子(炮) 黄连(各二两)上四味捣筛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不止更服。
又方黄连 黄柏(等分)上二味捣末,蜜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四服。(并出第二卷中)古今录验疗纯痢血如鹅鸭肝,并协蛊毒方。
茜根 升麻 犀角 桔梗 黄柏 黄芩(各三两) 地榆 荷根(各四两)上八味切,以酒三升渍一伏时,服一升,日一服。(千金同未差更作出第六卷中)
十五
肠蛊痢方一首
病源肠蛊痢者,冷热之气入在肠间,先下赤后下白,连年不愈,侵伤于脏腑,下血杂白如病蛊之状,名为肠蛊也。(出第十七卷中)肘后凡病下,应先下白后下赤,若先下赤后下白,为肠蛊方。
牛膝三两捣碎,以酒一升渍经宿,每服一两杯,日二三服,姚同。(出第二卷中)
十五
脓血痢方七首
病源夫春阳气在表,人运动劳役,腠理则开,血气虚者伤于风,至夏又热气乘之,血性得热则流散也,其遇大肠虚,而血渗入焉,与肠间津液相搏,积热蕴结,血化为脓,肠虚则泄,故成脓血痢也,所以夏月多苦脓血痢者,肠胃虚也。秋冬诊其脾脉微涩者为内溃,多下血脓,又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脉微小者生,实急者死,脉沉细虚迟者生,数疾大而有热者死。(出第十七卷中)肘后疗热病久下痢脓血。柏皮汤方。
黄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