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1/2)
封野没有接话,眼尽是忧虑。
其实燕思空最后这番话,连他自己也吃不准,他们个不敢出城,个不敢攻城,但太原的粮草定比他们充足。围城,要围到何时每围日,可谓挥金如土,太原分明是能够拖垮他们的。
不久,元少胥就带回了批从荣元山上夺来的敌军粮草,好好邀了番功。粮草虽然不多,但聊胜于,封野也趁势赏了他,向阙忘卖了这个人情。
此战后,封野又开始了轮番的挑衅,今日派使者去求和,明日派武将去叫骂。沈鹤轩十分沉得住气,使者来了就以礼相待,武将来了也从不理会,几次三番,使者都不敢去了,并非太原有什么刁难行为,而是他们说不过沈鹤轩那张嘴,反而被羞辱得地自容。
沈鹤轩还让使者带回来句话,若想谈和,除非燕思空亲自上门。
燕思空确实胆大,但并不妄为,他冒死去察哈尔是因为心里多少有点把握,但他坚决不会去太原,是因为他知道去了定没命。
双方继续这样僵持。
期间得到云南的消息,陈霂联合宁王世子离开了庆,往原进军,此时势头正猛,已连破两城,如今正准备攻打永州,打着大皇子的旗号,不乏响应之士,他的兵力也在大幅扩张。
而封野则派了使者,前往徐宁见勇亲王,若勇亲王能发兵助他,则太原可破。
——
燕思空每日望着远处的太原城,心里转着数不清的阴谋阳谋。
若他们在今年之内法拿下太原,明年恐怕就要因为粮草不足而撤兵,那这年的努力就都白费了。他们自然不能坐等着败局收场。
在等待徐宁的消息时,燕思空发现,秋收过后,地里留下了大量的秸秆,为了来年土地能够继续耕种,必须将它们除干净,而最好的办法就是烧。
燕思空心生计,命农夫将自家田里的秸秆都运到大营来,短短数日之内,就汇聚了山样的秸秆堆。
士卒们将秸秆堆弄到了太原城外,浇上掺了毒药的焦油,只要风向往太原城的方向吹,就点燃堆。
那毒药因为化作烟雾扩散于空,所以毒性并不强,但也足够熏得人涕泪横流、双眼红肿,连续这样烧了几天,太原城上的将士苦不堪言,每日都将脸层层缠了起来。
终于有日,城内个武将不堪受辱,义愤填膺,自己单枪匹马地冲出了城门,要与前来骂阵的曹雨决雌雄。
曹雨喜出望外,他天天叫骂而人理会,早就要憋出病来了,当即承诺与那武将单独比试,生死有命,就算他败了,也不准属下出手。
于是二人人使枪,人持刀,在太原城下、骏马之上,咆哮着拼杀了起来。
二人都正值壮年,都悍勇善战,这仗打得是精彩纷呈,难分伯仲。
封野和燕思空都特意策马前来观战。
最终,曹雨略胜筹,将那人斩落马下,自己也被长枪捅破了腰侧。
燕思空见曹雨策马回旋,要将那人刀斩杀,忙叫道:“曹将军,刀下留人!”
曹雨心对燕思空不服,但碍于封野在场,不好公然忤逆。
封野命人将那将军绑了,押回了大营。
燕思空哈哈笑道:“沈鹤轩怕要气死了。”
封野也乐不可支:“青天白日的拱手送我们个战俘,还是个将军,不错。”
那将军姓周名克,着实是把硬骨头,叫嚣着让封野杀了他,宁死不降。
封野非但没杀他,还让大夫来给他疗伤,并特意给他备了间帐篷,以上宾之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