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小说网
繁体版

第276页(1/2)

  韩兆兴会败,早在他意料之。

  那军报终于到了昭武帝手,他颤抖着摊开看,狠狠地“嘿呀”了声,把军报往上摔,痛心疾首道:“泰宁失守,狄将军战死了呀!”

  燕思空眯起眼睛,藏在袖的双手紧紧交握,指骨互相钳压,疼痛令他格外地清醒。

  自广宁战,金兵被逼退数百里,韩兆兴踩着元卯的尸骨,坐享大功,在朝廷的支持下,逐步收复辽北失地,十七年来,辽北七州已收复四州,他的家乡——泰宁亦在其列。

  卓勒泰起兵后,韩兆兴趁机要求朝廷调兵,他先要大同的兵,但抵御瓦剌残部事关重大,遭到诸多大臣反对,最后从河南府调兵三万支援,由老将狄将军领兵,如今却是泰宁再次失守,狄将军身死他乡。

  这战报,在朝廷上炸开了锅,庄严肃穆地太和殿上,此时与市井般吵嚷。

  “肃静——”于吉高声喊道。

  昭武帝扶着额头,神有几分痛苦:“爱卿们说说,这……该如何是好”

  孟铎出列,躬身道:“陛下,臣以为,韩总督与金人交战二十余载,多败少胜,怕是已经怵了金人,如今首战大败,狄将军战死,士气低落,之后的战况,实在堪忧。”

  “这不是废话吗!”昭武帝怒道,“你有何高见啊”

  “陛下赎罪。”孟铎道,“臣以为,应另择良将去守辽东。”

  谢忠仁的党羽自然不干了,御史马礼跳出来驳斥道:“韩总督当年退击卓勒泰十万大军,要怵,那也是卓勒泰怵!卓勒泰起兵突袭,韩总督措手不及,如今虽失泰宁,但仍有三州横于潢水之前,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廷尉大人只因败就要临阵换帅,真是荒唐!”

  自颜子廉仙逝,士族派已然凋落,但仍有清正刚直、心为国为民之士,在大是大非上据理力争,大理寺卿孟铎就是其之。

  “是啊,难道狄将军不是良将吗连狄将军这样的老将都败于卓勒泰之手,可见金兵之强大,更胜往昔,此时若临阵换帅,更是动摇军心啊。”

  “狄将军战败绝非智勇不及那蛮子,分明是他常年驻兵原,到了辽东,天寒地冻、水土不服,要我说,开始就不该从豫州调兵!”

  “哼,当初商议从豫州调兵,也不见诸位大人这般强烈反对。”

  “还不是你们昏庸误主……”

  两派大声吵吵了起来,这些满腹学识的士大夫,吵起架家来也样脸红脖子粗,毫儒家风范。

  “别吵了!”昭武帝狠狠拍案,大声道:“杨玉清!”

  “臣在。”

  时任兵部尚书杨玉清出列。

  当年的兵部尚书宥迟,被燕思空设计回乡丁忧,如今病老,力返朝,代尚书位的右侍郎冯闯调任去了济南府做总督,去年刚刚上任的杨玉清,之前是工部左侍郎,专管军械制造,是阉党派,谢忠仁终究还是又把兵部抓回了自己手里。

  而燕思空,自从成为驸马之后,这三年青云直上,不过而立之年,已接替冯闯成为兵部右侍郎,官居正三品。

  当然,他若只是额驸,自然不会升得这么快,他用了三年时间,以非凡的手腕,不仅被谢忠仁引为心腹智囊,也利用谢忠仁和额驸的身份,成了昭武帝的近臣,他使劲浑身解数,舍弃了所有的廉耻和气节,将昭武帝哄得高高兴兴,使昭武帝对他的恩宠愈隆。

  如今他虽然是右侍郎,实际杨玉清还要礼让他三分,兵部大权正步步地陷落他手。

  昭武帝指着杨玉清:“当初是你提议从河南府调兵的,你有何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