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2/2)
虽然是在大街上,但苏秦仍然不能轻信任何陌生人。
她仍然和他们保持段距离,抬起下巴,指了指莫宗阳身后那辆蓝山地车。
“那辆吧,男孩子应该都喜欢这种款式,你推的这款粉是女孩子喜欢的。”苏秦说。
莫宗阳看着小姑娘脸警惕的样子,脸抱歉,也知道自己吓到了她。
“那就这辆,谢谢。”
苏秦摇头:“不谢。”说完,骑着单车离开了自行车行。
她路过,在报刊亭买了时尚杂志和当期报纸,从报纸上扫到了个显眼的版块。
刚才那个男人的面孔,正印在报纸上。
男人叫莫宗阳。
苏秦想起来了,那个男人是云非的生父,没想到本人比照片胖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
冰粉是四川这边的特产,夏天吃完串串,来碗,幸福感爆棚。另外有读者觉得物价低,看着尴尬,……06年吃冰粉,真的是15碗啊,虽然现在涨到了三块五、五块。我09年吃碗冒菜,四块钱,现在得二十几块。
昨天女主默写的那篇言,初课里叫《唐雎不辱使命》,我只记得片段,所以去百度搜,出来的是《战国策》,我还以为初课里就叫战国策,已经改了,昨天那个负分活该我收。
以及关于前的南阳市,真的只是我瞎编的,南充绵阳,去尾去头,没想到撞了名,没有黑地域的意思,给南阳的读者道个歉吧。
第21章 初潮
五月, 云阳阳市的下午热气蒸腾,苏秦骑车经过批发市场, 去里面买了些花种,白帆布以及针线工具。
她的书包是从初买的, 缝缝补补,路背到高,挺幼稚。
现在市场上的书包,不仅贵, 且质量不好。市面上流行的斜跨书包样式复杂,都不太好看, 苏秦打算做个简单又好看的, 既不显得幼稚, 也能装很多东西。
苏秦回家以后, 她用剪子将所需的帆布裁减成块,然后带着布,去敲了隔壁刘奶奶家的门, 打算借用刘奶奶家的缝纫机。
刘奶奶来开门, 看是她,忙迎她进屋。
刘奶奶家三室厅, 很大,她进去时,奶奶家人正坐在凉椅上看电视。
孙女趴在茶几上,边写作业,边看《武林外传》, 笑得“咯吱咯吱”。
刘奶奶拿手蒲扇在孙女头上敲了下:“臭丫头,又在写作业的时候看这种没名堂的电视,神经叨叨的,有什么好看的”
苏秦抬眼看向电视,感慨和老人之间的代沟,这是她们的青春。
她向老奶奶说明来意,刘奶奶带她进了卧室。苏秦拿着帆布坐在缝纫机前,开始摆弄。
老奶奶担心她不会用,拿着蒲扇站在她旁边,见女孩操作熟练,说:“丫头,不错啊,手艺这么好,以后准儿能找个好婆家。”
苏秦笑而不语,继续缝纫。
很快,个简单的帆布挎包成型。但由于帆布过素,没有花纹,又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苏秦将买来的米奇布贴贴在上面,整体生动起来,斜跨在肩上,真挺像那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