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3/5)
龙骨 赤石脂 无食子(各六分) 地榆(三分) 熟艾(三月者良三分) 橡子 黄柏(各五分)上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饮服四十五十丸,日二服,稍加至六十丸。
十五
休息痢方五首
病源休息痢者,胃管有停饮,因痢积久,或冷气,或热气乘之,气动于饮,则饮动而肠虚受或静肘后疗休息痢方。
黄连(切) 龙骨(如鸭子大一枚) 胶(如掌大炙) 熟艾(一把)上四味,水五升,煮三物,取二升去滓,乃纳胶,胶烊分再服,浓煮干艾叶亦佳,又当煮忍冬米和作饮,饮之。
又方干地榆(一斤) 附子(一两炮)上二味,以酒一斗渍五宿,饮一升,日三服,尽更作。
又方龙骨(四两)上一味,捣如小豆,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冷之,分为五服,又以米饮和为丸,服十丸。(文仲同并出第二卷中)文仲葛氏若久下经时不愈者,此名为休息下,疗之方。
取大骨上一味,炙令黄焦,捣筛,饮服方寸匕,日三愈。(肘后备急同)胡洽曲柏丸,疗数十年休息痢下,不能食,消谷下气,疗虚羸方。
麦柏(炒) 曲(炒各一升) 附子(炮) 桂心 乌梅肉(各二两) 人参 茯苓(各四两)上七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食前饮服十丸,日三,稍稍增之。(肘后备急同并出第三卷中)
十五
腹肚不调痢一首
广济疗冷热不调痢脓水方。
人参 干姜 枳实(炙各四分) 浓朴(炙) 龙骨 赤石脂 黄连 苦参(各六分) 黄芩(五分)上九味,捣筛蜜丸,空腹以饮服如大豆十五丸,日二渐加。(出第三卷中)
十五
泄痢不禁不断及日数十行方三首
集验结肠丸,疗热毒下不断,不问久新悉疗之方。
苦参 橘皮 独活 阿胶(炙) 芍药 干姜 黄柏 甘草(炙) 鬼臼(各四分)上九味捣筛,蜜与胶共烊以和丸,并手捻作丸如梧子,曝燥,以饮服十丸,日三,不知稍加,此方亦疗诸疰下,及卒下悉效。
又禅脾丸,疗脾滑胃虚弱,泄下不禁,饮食不消,雷鸣绞痛方。
附子(炮一两) 蜀椒(汗一两) 桂心(二两) 赤石脂 黄连 人参 干姜 茯苓 大麦柏陈面(炒) 石斛 当归(各二两) 钟乳(三两研)上十三味捣筛蜜和,以酒服十丸如梧子,日三,稍稍加之。(出第四卷中)文仲疗五劳及饱食房室伤胃,令人大便数,至溷而不能便,日数十行,剧者下血,并妇人产后余疾,腹绞痛方。
附子(一枚炮)上一味,以猪脂如鸡子黄大,煎附子裂为候,削去上黑皮,捣筛蜜和丸,先食服如大豆三丸,日三,稍加,可至十丸,当长服之,永不痢。(出第三卷中)
十五
下焦虚寒及远血近血方二首
崔氏疗下焦寒损或先见血后便,此为远血,或痢不痢,伏龙肝汤方。
伏龙肝(五合研) 甘草(一两炙) 干地黄(五两) 烧发灰(屑二合) 黄芩 牛膝干姜上九味切,以水七升,煮七物,取三升去滓,下阿胶,更煎取烊,乃下发,分作三服。
又疗下焦虚寒损,或前便转后见血,此为近血,或痢下,或不痢好,因劳冷而发,续断汤方。
续断 当归 桔梗 阿胶(炙) 桂心(炙三两) 干姜 干地黄 芎 (各四两) 蒲黄(一升) 甘草(二两炙)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八物,取三升五合,去滓,下阿胶更烊胶取沸,下蒲黄,分为三服。(并出第四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