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4)
昆布(八两) 射干(四两) 茯苓 干姜(各二两) 羚羊角(屑) 橘皮(各三分)杏仁(五分去皮尖) 荜茇 吴茱萸 大黄(各六分大小便涩者着大黄无不须用)上十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五丸,利多服七丸,以意消息,不能食者,加白术六分,曲末十分,气发服已前丸得定,如不定作槟榔皮汤压之。忌酢物桃李雀肉等。
又方槟榔(七枚碎) 生姜(三两切) 橘皮(二两) 杏仁(三十枚)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二服,相去七八里久,或作半剂一服亦得,气胀发则服之,瘥止。
又若觉冷气攻喉方。
当含吴茱萸三五粒,即气散。
又香港脚夏盛秋歇,毒瓦斯既谢,风缓犹在,若诸病皆退,但苦食腹胀不安,为气在咽喉,吐不出,咽不入,心闷痰满,食已吐酢水者,宜此昆布丸。若先服诸药及汤酒等兼服之,不相违吴茱萸 荜茇 茯苓 白术 曲 葶苈(熬) 昆布(各四两洗) 杏仁(去皮尖熬) 枳实(炙) 大黄 干姜(各三两) 旋复花(一两半) 橘皮(三两半)上十三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饮服十丸,一本云二十丸,日二服,利多减之,不利加分皮。
香港脚寒热汤酒方一十首
千金甘草汤。疗脚弱,举身洪肿,胃反食谷吐逆,胸中气结不安,而寒热下痢不止,小便难。服此汤即益,亦服女曲散利小便,肿消服大散摩膏有验方。
甘草(一两炙) 人参(一两) 半夏(一升洗) 桂心(三两) 小麦(八合完用) 大枣(二十枚擘) 生姜(八两) 吴茱萸(二升) 蜀椒(三两出汗)上九味切。以水一斗三升,煮麦取一斗,去麦,纳诸药煮取四升,一服**,作六服。
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又若寒热日再三发,可服此常山甘草汤方。
常山(三两) 甘草(一两半)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相去五里久,进一服。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又白术膏酒。疗脚弱风虚,五劳七伤,万病皆主之方。
生白术(净洗一石五斗仍须拣择捣取汁三斗煎取半) 湿荆(二十五束束别三尺围各长二尺五寸径取沥三斗煎于大釜内以水四加法)右件白术等五种药,总计并讫,得汁九斗五升,上糯米一石五斗,上小麦曲八斤,曝干末之,以药汁六斗,浸曲五日,待曲起,第一净淘米七斗,令得三十遍以上,下米置净席上,以生布拭之;然后炊之,下馈,以余药汁浇 调强弱更蒸之,待 上痂生;然后下于席上,调即加桂心(六两) 甘草(六两炙) 白芷(六两) 当归(六两) 芎 (六两) 麻黄(六两去节) 干姜(一斤) 五加皮(一斤) 细辛(六两) 防风(六两) 附子(五两炮) 牛膝(九两)上十二味 咀讫。第三 以米四斗,净淘如前法,还以余汁浇 重蒸,待上痂生,下置席上,调冷热如常酿法,和上件药 之三日外,后尝甘苦得中讫,密封头二七日后,押取清酒,又松叶酒,疗脚弱,十二风痹不能行,服更生散数剂,及众疗不得力。服此一剂,便能远行,不过一两剂方。
松叶(六十斤)上一味 咀,以水四石,煮取四斗九升,以酿五斗米。如常法,别煮松叶汁以渍米,并饭酿,泥封头七日发澄,饮之取醉,得此酒力者甚众,神妙。(并出第七卷中)崔氏疗脚弱,独活汤方。
独活(三两) 生石斛(三两) 白术(一两) 防风(一两半) 茯苓(四两) 白前(一两)羚羊角(二两屑) 芎 (二两) 桑根白皮(二两) 黄芩(三两) 附子(一两炮) 生姜(三两) 桂心(一两) 防己(一两)上十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相去十里久,服隔四日一剂,宜服两剂佳,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