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袁家的高楼 少年的紫衣(2/3)
几日后,第三次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与“九把剪”绸缎庄无关,与三十位裁缝匠亦无关,而是与那三十位量体试衣的女子有关。
那日赛后,三十位妙龄少女比三十位裁缝匠还要抢手,女子们的家中当晚便访客不绝,无一例外,都是上门说亲的,其中一位身姿容貌最出众的女子,家里连门槛都被媒婆给踩烂了。
最后不出三日,三十位妙龄女子便被城中权贵们以各种方式接入自家府宅,命好一些的得以明媒正娶嫁入豪门做儿媳,命运稍次的也做了豪门公子的妻妾。
不过有些女子注定命运多舛,有给年过花甲的老爷做了填房,说不定哪天就要守活寡。有被好色老爷收为妻妾,既要面对年纪不输自家父亲的丈夫,又要面对正房夫人的欺辱。
只是这些妙龄女子多来自穷苦人家,没有谁会去关心她们的豪门生活是否如意,更多的则是嘲讽,说她们寒鸦变凤凰,就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再这其中,有两件事情最被人们津津乐道。
其一是一位八十高龄的老者新桃换旧符,将原配夫人休了,大大方方地娶进了三十位妙龄女子中的一位,导致新婚当天原配夫人投井自杀,而那老者却依旧在当晚洞房花烛,梅开二度之时,竟突然暴毙。
其二是一位年轻豪绅,同时迎娶了三十位妙龄女子中的两位,其中家里门槛被媒婆踩烂的那位女子,赫然在列。
据说年轻豪绅一下子娶到两位如花似玉的娇妻,那是“疼爱”有加,一连五日未出府门,府内日夜笙歌,夜深人静时,站在府外都能听见府内传出阵阵女子的娇笑声与喘息声。
因此,城中无数乞丐被吸引,夜夜蹲守年轻豪绅家的府宅墙角,赶走一波又来一波,直到第六日,府内才安静下来,不过却多了几位郎中进出。
言归正传,自那日比试之后,“九把剪”绸缎庄的名声也达到了空前的鼎盛,一跃成为“庐城第一绸缎庄”,没有之一。
数年后,袁家那位祖上因病逝世,新任家主上位。
因为新任家主管理才能出众,在任期间带领袁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在他的大力改革之下,“袁九”之名已不再是某一个人,而是如“匠首”一般,成为一种头衔,技高者得之。
之后每年,袁家都会在绸缎庄内部进行一次技艺大赛,夺魁者获封“袁九”之名,获赠金剪九把,以此激励裁缝匠们在相互较技中得以提升技艺,也是因此,“庐城第一绸缎庄”的地位才越发稳固,此后三百年,袁家繁荣兴盛。
可是就在三百年后,也是一百年前,袁家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年,便将三百年积累挥之一空。
先是管理不当,导致“九把剪”绸缎庄生意每况日下,然后流失了大量优秀的裁缝匠,再然后便被越来越多的后起之秀追上甚至赶超,“庐城第一绸缎庄”早已名不副实。
二十年间,袁家人无数次试图挽救绸缎庄,也为此不懈努力,期间绸缎庄也有过起色,却仍然回天乏术。
终于,袁家还是迎来了彻底衰落,连家宅、商铺也都丢了,只剩下一块题字“九把剪绸缎庄”的黑色金丝楠木匾额。
庐城袁家,从祖上最初三五人的小染坊,一跃成为全城第一绸缎庄,同时拥有“匠首”和一大批最好的裁缝匠,家族直系成员最多时达到二百余人,此后三百年,稳坐庐城第一,无人能与之比肩。
然而世事难料,当世的人们看不见袁家-->>